地藏经全文网
地藏经全文网
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
主页/ 为人处世/ 文章正文

佛教:为什么说“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”?

导读:佛教:为什么说“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”?人们都喜欢探讨命运,什么是命运呢?命运就是因果,要谈命运就要谈佛教的因果律。佛教认为,世间一切事物的生灭,都由因果律支配着。所谓有因必有果,我们能看到“种瓜得...
佛教:为什么说“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”?

人们都喜欢探讨命运,什么是命运呢?命运就是因果,要谈命运就要谈佛教的因果律。

佛教认为,世间一切事物的生灭,都由因果律支配着。所谓有因必有果,我们能看到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,却永远不会看到“种瓜得豆,种豆得瓜”这种违背因果律的事情。因果律乃是佛教的基石理论之一。

因果律告诉我们,现在出现的结果,必然是以前所造之因导致的。现在所造的种种因,又必然影响到未来的结果。古德有云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因此,对于人的命运,我们并不需要去开种种神通(天眼、天耳等神通)去获知。命好福深之人,必然是之前造了善因,此生得以感善果。而命运不济之人,必然是之前造了恶业,此生感得恶果所致。

对于凡夫而言,往往只是注重结果。当困难到来之时,只是忧愁这种结果。当严重的疾病到来之时,则是对于疾病这种结果产生恐惧。总之,对于种种不如意的结果,凡夫往往只是看到“结果”这个层面。而对于已经成事实的结果,又无力改变,只能产生忧愁、痛苦、恐惧等负面情绪。

因此,凡夫往往只是“畏果”的。对于菩萨而言,则首先不会去考虑结果,而是去考虑原因。与凡夫不同,菩萨是“畏因”的。

菩萨对于因果律了然于心,知道“因”是根本,“果”只是后续的自然现象而已。因此菩萨行事,着眼之处,无非是防止造诸恶因。凡夫则不然,在造诸因的过程之中,没有注重诸因;只是等到不良的结果出现之后,才开始恐惧结果。

有的人会抱着侥幸的心理:在无数的“因”之中,可能会有一两个“因”在特殊情况之下不产生“果”。其实这是不可能的,这是违背因果律的。

《涅槃经》中有如是记载:“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;三世因果,循环不失。”就是说因果的关系,犹如形和影的关系,一方出现,必然会出现另一方。

古德云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。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

。”只要“因”种下了,纵然经过百千万劫没有感果,这个“因”还是在的。等到因缘到来之时,这个“因”最终会感果。因此造了恶业之后,切不可有“恶业可能不感果”的侥幸心理。

菩萨就是深知“因”的厉害,因此处处在“因”上下功夫,这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