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决定往生语录】仰信佛言,真信切愿,以修实行,决定往生(一)
第五五段文,印光大师复戚智周居士书一。
《印光大师文钞正编》云:
【汝于净土修法,尚未了了,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,半日学解,半日学行,必期于彻头彻尾,了无疑惑而后已。《楞严正脉》且作缓图,纵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,亦不能即了生死,见性是悟非是证,证则可了生死。若唯悟未证,纵悟处高深,奈见思二惑不能顿断,则三界轮回,决定莫由出离矣。若不通《楞严》,倘净土法门能仰信佛言,决定无疑,真信切愿,以修实行,则决定往生,为极乐世界中人。】
这段文,是印光大师对戚智周居士所开示的。戚居士写信向印光大师请益,印光大师回信所开示的这段文,对我们念佛的行者而言,非常重要。
“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”,你对于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,还没有完全的明了。因为戚居士对于净土的经论,还没有详细的研究,就很想研究《楞严正脉》这一本书,这是修不相应教。
什么叫做不相应教。三宝弟子在佛门修学,不管修哪一宗派、修哪一法门,解行一定要相应,一定要修相应教。什么叫做修相应教?如果你是修学地藏法门,你要根据《地藏经》修学,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,这就是修相应教;如果你是修行地藏法门,但是根据《普门品》修学,这就是修不相应教,因为《普门品》没有在彰显地藏王菩萨的愿力,《普门品》是彰显观世音菩萨的行愿。
所以,修学佛法,行解必须相应。行门就是念佛、拜佛、诵经、守戒,解门就是研究经论、听经闻法。解门和行门要同时并进。解如目,行如足,解门就犹如眼睛,行门就犹如双脚。少了眼睛,纵然双脚健全能走路,但是眼睛瞎了,走起路来就会充满危险,说不定撞到电线杆,或走到马路不小心被车子撞到,所以要有眼睛看清楚所走的路。如果眼睛没有瞎,但是双脚残废了,就是有解无行,那也不行,因为双脚残废不能走路,不能到达目的地。你眼睛能看清楚所要走的方向,但是脚残废了不能走路,也不能到达目的地。这个意思就是,少了解门,修学不圆满,少了行门,修学也不圆满。以念佛而言,如果喜欢念佛不喜欢闻法,那你修学净土法门,态度是不圆满的;有人刚好相反,很喜欢听经闻法,但不喜欢念佛,那就是有解无行,那也不是修学净土法门的正确态度。
所以,在这段文,印光大师劝勉戚居士,“当唯以翻阅研究净土为事”,鼓励戚居士要修相应教。“唯”就是只有,你对于净土的修法还不是完全了解,所以应该专门“翻阅研究净土为事”,就是专门研究净土经论,这才是修相应教。而且印光大师告诉戚居士说:
“半日学解,半日学行”,讲得很好。如果你一天有二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用功修行,我会建议你一个小时研读经典,一个小时起行念佛。如果你是修阿弥陀佛的法门,一个小时研究净土的经论,一个小时念佛,这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“半日学解,半日学行。”所以,佛七期间,在晚上为什么师父要跟大家开示净土教法?因为白天整天念佛,到了晚上跟大家报告念佛往生的道理,让大家一整天乃至于一个礼拜下来,解行并进、行解相应。
尤其很多人,在念佛修行的菩提道上,因为对于阿弥陀佛名号的了解有限,因为对于净土教理不够深入了解,所以遇到障缘就退失道心。请问:如果你在念佛的过程当中有考验、有挫折、有打击,你会不会放弃念佛?不会!那你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?念到什么时候?念到往生极乐世界。
我常说,念佛要跟吃饭睡觉一样,天天都要做的事情。请问大家:今天你有没有吃早餐?有没有吃午餐?有!昨天晚上你有没有睡觉?有!所以,昨天有吃饭有睡觉,今天也有吃饭也有睡觉,明天要不要吃饭、要不要睡觉?要!反正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吃饭、睡觉、念佛,对不对?永远不退,今天念佛,明天也要念佛,后天也要念佛;这个礼拜念佛,下个礼拜也要念佛;今年念佛,明年也要念佛,十年后、二十年后、三十年后、五十年后、一百年后,通通要念佛。一百年后我们通通死光光了,但是如果你天天念佛,一百年后我们是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七宝讲堂,我们都坐在讲堂里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。那这样念佛的人生,生命是最有意义的。
印光大师鼓励戚居士,好好的研究净土法门的经论。有许多教界的三宝弟子,经常修不相应法,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,可是净土三经从来不看,看《金刚经》、看《六祖坛经》、看《心经》。印光大师很慈悲,看到戚智周居士对于净土的修法不完全了解,念佛人整天研究《楞严正脉》。《楞严经》讲到念佛当然也有,就是在二十五圆通的第二十四“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”,这一章就讲到念佛。但是《楞严经》份量非常的大,是大部头的经典,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经文很短,所以《楞严经》不是专讲念佛的经典。
《无量寿经》《阿弥陀经》《观经》就是专讲阿弥陀佛教法的经典,是正依经典。如果你是念南无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世界,你从来不读净土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《阿弥陀经》《观经》,那表示你修不相应教,你对阿弥陀佛的认识一定很浅,你念佛的信心一定是很浅,不可能深信。请问诸位菩萨:当你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,对于阿弥陀佛了解越深越好还是越浅越好?当然越深越好。你们在家菩萨,当初你跟你的先生或跟你的太太结婚,你们是偶然遇到然后突然结婚,对方是什么样的个性、人品,你都不了解,就决定嫁给他或决定娶她,有没有这样草率?没有。你们一定会经过一段的交往,对于对方所有一切慢慢的了解,你才敢把你的终身幸福寄托在他的身上。
所以,照印光大师教导的“半日学解,半日学行”,解行并进,好好用功,将来临终了,阿弥陀佛现前,观世音菩萨现前,大势至菩萨现前,还有跟你有缘的极乐世界众菩萨也会现前,迎接你。许许多多的佛菩萨,在你临终,要救你一个人到极乐世界,你们认为容易还是困难?容易嘛,怎么会是困难呢!四个菩萨就把你抬走了,抬到极乐世界了。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、觉明妙行菩萨,还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印光大师也成菩萨,四个人来接你,抬手抬脚就把你抬到极乐世界了,还怕不能往生?所以有阿弥陀佛的救度,我们临终见佛往生是非常的稳当。
“必期于彻头彻尾,了无疑惑而后已”。这两句话相当的重要。印光大师鼓励戚居士,对于修学净土法门,一定要完全没有疑惑才可以。“彻头彻尾”,就是完全彻底。所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,都是在增加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名号的信心。
“《楞严正脉》且作缓图”。《楞严正脉》就是交光大师所著的《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》。交光大师对《楞严经》的注解,注得很仔细。我在研究《楞严经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,也会参考交光大师的著作,解释的很详尽,理事都很圆满。为什么印光大师要告诉戚居士且慢研究《楞严正脉》?因为《楞严正脉》很大部。《楞严经》的经文就很长,而且《正脉疏》的注解又很多,所以要把一部《楞严正脉》研究的彻底,不花个二三年的时间,哪能做得到?如果用二三年的时间研究《楞严正脉》,你哪有时间来研究净土的经论?所以印光大师非常的慈悲,请戚智周居士,“《楞严正脉》且作缓图”,暂时放下。
“纵亲见如来藏妙真如性,亦不能即了生死,见性是悟非是证,证则可了生死。”《楞严经》讲如来藏,讲妙真如性。《楞严经》就是告诉我们,起心动念要用真心。真心是本性,可是真心如果没有显露,怎么用真心?我们凡夫众生的起心动念不是真心,是意识心。意识心有生灭,真心没有生灭。所以人跟人之间,不管做生意或谈感情,会不会变心?人会变心,就是因为凡夫的生灭心。佛是真心,所以对待众生不会变。阿弥陀佛发愿,说“你念佛,我救你”,永永远远不变,经三世,遍十方,永不改变。所以大家跟着师父来念一句:
阿弥陀佛的救度,永远不改变。
你了解阿弥陀佛的真心了,你就会放心。阿弥陀佛广度一切众生,一定度你。我佛慈悲,广度众生必度我;人天缺憾,不念弥陀更念谁。当然好好念南无阿弥陀佛。
所以,印光大师告诉戚居士,纵然你学习《楞严正脉》,见到了如来藏,或者悟到了妙真如性,也不能立即了生死,因为“见性是悟,非是证”,印光大师把解脱生死的困难事实讲出来。许多不明教理的参禅行者,以为参禅开悟了,就了脱生死。开悟是见性而已,还没有证悟,就是没有把三界的见思二惑断尽,还不能解脱生死。印光大师讲得很清楚
。